- 中国
- 北京 网友
- #1
- 勋章
- 9
今天让我们见识一下本次限时活动“黑色骠骑兵”的主角——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
1912年,英德两国建造无畏舰的军备竞赛进入狂热状态,英国皇家海军推出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后,这艘搭载 381 毫米主炮还能跑到 25 节的女王深深的刺激了德国海军,德国海军部决定开发新式战列巡洋舰。1912 年 8 月 13 日,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指示罗尔曼中将开发搭载 8 门 340 毫米或 350 毫米主炮的新型战舰方案。在分析六个项目后,最初选择 340 毫米的方案,但由于较差的航速和适航性遭到了否决。通过进一步计算,海军部方面认为,想要实现最初的设计指标,必须将排水量提到 31,500 吨,但提尔皮茨拒绝进一步提升吨位。
设计团队提议,采用八门 305 毫米主炮的武装方案,并搭载更大口径的鱼雷,试图以此达成折中,这一计划甚至得到了威廉二世的批准。但海军统帅部和武器部门仍然坚持自己的反怼意见,认为 12 寸级别的火炮无法与英国新锐舰艇相抗衡。经过激烈的辩论后,海军方面决定沿用巴伐利亚级的设计,并换成六门 380 毫米主炮。但在 1913 年 11 月,搭载八门 350 毫米主炮的呼声又涨了起来。面对重重阻力,提尔皮茨不得不同意将排水量提高到 31,000 吨。直到 1913 年 12 月 8 日,该战舰设计方案方才定稿。
根据 1914 年至 1915 年的造舰计划,最初准备建造七艘战列巡洋舰 (按照德国海军的分类则是“大型巡洋舰”),但该项目最终仅有四艘开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资源紧张,原本计划用于建设大型水面舰艇的资源优先向潜艇部队与陆军倾斜,新一级战列巡洋舰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一艘彻底完工。根据《凡尔赛条约》,这些船台上的大巡洋舰作为战争赔偿被协约国瓜分,但马肯森级尚未完工,无法独立航行。因此作为替代,原本未被列入战争赔偿的巴登号战列舰被引渡至帕斯卡湾。 1921 年至 1922 年,未完工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都被拆解成废铁。
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对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回应,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不仅有着卓越的火力和出色的生存性能,其航速指标在当时更是首屈一指!说到这里有的提督朋友们就要坐不住了:这么强的未完工设计要怎么入手呢?有的兄弟,有的,点击文末的活动公告即可了解活动攻略和奖励详表。但在此之前,不妨随我们来一起深入了解这艘以铁血老将命名的战列巡洋舰!
尽管因设计方案多次调整以及一战爆发而未能完工,马肯森号在指标方面均向同时代最优秀的设计相看齐——倘若完工有望和英国狮级虎级一较高下。经过漫长的修改,德国海军最终选择了配备四座双联装 350 毫米主炮的建造方案。350 毫米巨炮发射的炮弹重达 600 千克,共配备穿甲弹与拥有大量装药的半穿甲弹两款弹药。马肯森号的主炮在对付同舰种的对手时为例可谓绰绰有余,但倘若遭遇防护无懈可击的顶级战列舰,那么就算是贴脸齐射也多少显得有些无力。舰体两侧各有六座 150 毫米反雷击炮,可以及时反制小型舰艇。此外,马肯森号还搭载有 5 具 600 毫米大型鱼雷发射管,总备弹高达25枚!
马肯森号的整体生存性能相当优异。充足的舰员编制意味着较高的损管效率。尽管马肯森号的装甲比不上战列舰,但在远距离也有着不错的防护能力。马肯森号的主装甲带厚约 300 毫米,基本保护重要舱室,主舰桥也有着同等厚度的装甲保护。而主炮塔炮座的装甲带则仅有 150 毫米。
高达 28 节 (约 51 千米/时) 的骄人航速是马肯森号作为战巡的主要优势之一。不过其缺陷一样非常具有时代特征——与同时期建成的其他德国主力舰一样,马肯森号的防空火力仅有射速较慢的 88 毫米火炮,而且完全没有小口径速射防空武器,因此指挥马肯森号作战的舰长们最好跟紧队友免得落单被空中小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黑色骠骑兵”海战周期活动即日开启,参加活动赢取分数即有机会免费解锁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想了解更多关于此次活动的信息可参见下方活动公告。
注意:载具参数可能会随问题修复与错误更正做出调整,具体性能以最终实装状态为准
点击查看“黑色骠骑兵”活动公告
马肯森:德国远洋海军科技树 VI 级战列巡洋舰 (活动载具)
载具速览:
- 350 毫米大口径主炮!
- 优秀的生存能力
- 极速达 28 节 (约 51 千米/时)
- 搭载 600 毫米鱼雷
- 防空火力匮乏
1912年,英德两国建造无畏舰的军备竞赛进入狂热状态,英国皇家海军推出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后,这艘搭载 381 毫米主炮还能跑到 25 节的女王深深的刺激了德国海军,德国海军部决定开发新式战列巡洋舰。1912 年 8 月 13 日,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指示罗尔曼中将开发搭载 8 门 340 毫米或 350 毫米主炮的新型战舰方案。在分析六个项目后,最初选择 340 毫米的方案,但由于较差的航速和适航性遭到了否决。通过进一步计算,海军部方面认为,想要实现最初的设计指标,必须将排水量提到 31,500 吨,但提尔皮茨拒绝进一步提升吨位。
设计团队提议,采用八门 305 毫米主炮的武装方案,并搭载更大口径的鱼雷,试图以此达成折中,这一计划甚至得到了威廉二世的批准。但海军统帅部和武器部门仍然坚持自己的反怼意见,认为 12 寸级别的火炮无法与英国新锐舰艇相抗衡。经过激烈的辩论后,海军方面决定沿用巴伐利亚级的设计,并换成六门 380 毫米主炮。但在 1913 年 11 月,搭载八门 350 毫米主炮的呼声又涨了起来。面对重重阻力,提尔皮茨不得不同意将排水量提高到 31,000 吨。直到 1913 年 12 月 8 日,该战舰设计方案方才定稿。
根据 1914 年至 1915 年的造舰计划,最初准备建造七艘战列巡洋舰 (按照德国海军的分类则是“大型巡洋舰”),但该项目最终仅有四艘开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资源紧张,原本计划用于建设大型水面舰艇的资源优先向潜艇部队与陆军倾斜,新一级战列巡洋舰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一艘彻底完工。根据《凡尔赛条约》,这些船台上的大巡洋舰作为战争赔偿被协约国瓜分,但马肯森级尚未完工,无法独立航行。因此作为替代,原本未被列入战争赔偿的巴登号战列舰被引渡至帕斯卡湾。 1921 年至 1922 年,未完工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都被拆解成废铁。

认识了解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
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对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回应,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不仅有着卓越的火力和出色的生存性能,其航速指标在当时更是首屈一指!说到这里有的提督朋友们就要坐不住了:这么强的未完工设计要怎么入手呢?有的兄弟,有的,点击文末的活动公告即可了解活动攻略和奖励详表。但在此之前,不妨随我们来一起深入了解这艘以铁血老将命名的战列巡洋舰!
尽管因设计方案多次调整以及一战爆发而未能完工,马肯森号在指标方面均向同时代最优秀的设计相看齐——倘若完工有望和英国狮级虎级一较高下。经过漫长的修改,德国海军最终选择了配备四座双联装 350 毫米主炮的建造方案。350 毫米巨炮发射的炮弹重达 600 千克,共配备穿甲弹与拥有大量装药的半穿甲弹两款弹药。马肯森号的主炮在对付同舰种的对手时为例可谓绰绰有余,但倘若遭遇防护无懈可击的顶级战列舰,那么就算是贴脸齐射也多少显得有些无力。舰体两侧各有六座 150 毫米反雷击炮,可以及时反制小型舰艇。此外,马肯森号还搭载有 5 具 600 毫米大型鱼雷发射管,总备弹高达25枚!


马肯森号的整体生存性能相当优异。充足的舰员编制意味着较高的损管效率。尽管马肯森号的装甲比不上战列舰,但在远距离也有着不错的防护能力。马肯森号的主装甲带厚约 300 毫米,基本保护重要舱室,主舰桥也有着同等厚度的装甲保护。而主炮塔炮座的装甲带则仅有 150 毫米。
高达 28 节 (约 51 千米/时) 的骄人航速是马肯森号作为战巡的主要优势之一。不过其缺陷一样非常具有时代特征——与同时期建成的其他德国主力舰一样,马肯森号的防空火力仅有射速较慢的 88 毫米火炮,而且完全没有小口径速射防空武器,因此指挥马肯森号作战的舰长们最好跟紧队友免得落单被空中小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黑色骠骑兵”海战周期活动即日开启,参加活动赢取分数即有机会免费解锁马肯森号战列巡洋舰!想了解更多关于此次活动的信息可参见下方活动公告。
注意:载具参数可能会随问题修复与错误更正做出调整,具体性能以最终实装状态为准

点击查看“黑色骠骑兵”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