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联队载具:C13 TUA

有关国际服的活动和情报
  • #1

koly

安东星网友
管理组
搬运组
勋章
9
今天我们来瞧瞧意大利陆战科技树首款联队载具——搭载折叠式升降导弹发射架、能够隔山打牛的 C13 TUA 型!

C13 TUA:意大利陆战科技树 VI 级反坦克导弹运载车 (联队载具)

载具速览:​

  • 升降式导弹发射架,可发射 I-TOW 反坦克导弹
  • 无法行进中发射
  • 装甲薄弱
  • 机动性能优秀
  • 配备热成像观瞄
载具历史

C13 的研发历程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由奥托梅莱拉公司自行出资开发。设计团队的目标是打造一款可搭载各类武器模块的紧凑型多功能平台,以此填补老旧美国 M113 与新一代“标枪”步兵战车之间的空白。首批两款原型车于 1983 年亮相,各配备了不同型号的炮塔,并在随后多年里进行了多种配置测试。至 1987 年时,第三辆原型车也已建成,尽管奥托梅莱拉公司将其作为 M113 装甲运兵车的替代升级型号而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推销,但该项目仍因订单不足最终于 1999 年被取消。

C13 的反坦克版本 TUA 型 (即英文“TOW 导弹装甲运输型”) 的主武器为一具升降式双联装 TOW 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全车共配备 8 枚导弹 (发射器装填 2 枚待发弹,车体内另外储存 6 枚导弹)。乘员组共有车长、驾驶员及炮手三人。全车仍采用轻型铝合金装甲,可抵御轻武器火力与弹片。引擎采用伊索塔·弗拉斯基尼 ID 38 SS V6 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 360 马力,最高时速达 70 千米/时。尽管性能良好,C13 TUA 未能获得军方青睐,也没能吸引潜在外国用户的兴趣,最终整个项目因缺乏商业前景而被迫中止。

940x530_news_c13_tua_4aee075cb82c8e50be3313dfa5019cbc.jpg

认识了解 C13 TUA!


意大利 C13 TUA 型反坦克导弹运载车即将以全新联队载具的形式随心版本加入游戏!升降式双联 TOW 导弹发射架赋予这位机动型选手隔山打牛的功力,让我们共同发掘意大利首款联队载具的更多细节吧!

有经验的车长们看到 C13 TUA 的导弹发射架构造就能猜出这款装备的主要特色了——美制 M901 导弹运载车同款升降式发射架,与奥托梅莱拉制造的高机动底盘相结合,意味着 M901 所能做到的事情,C13 TUA 将完成得更加出色!

1280x720_c13_tua_04_d4c8bb6b9db6499eb11daa85af5b4d2e.jpg

1280x720_c13_tua_05_af032665016e7604fc0c2f460c5b17d8.jpg


既然沿用了同款发射架,那么折叠式升降结构以及独特的“瓦力”外观组合自然得到了保留——热成像观瞄设置在两枚 I-TOW (改进型陶) 发射管与中间,车长们只需选择合适的阵地隐藏车体,在掩体后探出发射架,即可安全地对来袭的敌人逐一发送陶式导弹了!当然,倘若探出掩体的发射架遭到击毁,车长们就必须先完成修理然后才能再次投入战斗。

  • 1280x720_c13_tua_06_9f471e4c3b19900fc8117edccc62cc2f.jpg
  • 1280x720_c13_tua_03_e2e45983b8811de15eb495d7ec7509aa.jpg
  • 1280x720_c13_tua_02_92f430891dc614fe0d5d8bd88dda4ac3.jpg

熟悉 M901 的车长们肯定对这套升降式导弹发射架的局限性了然于心——首先是不具备行进间发射能力,必须停车等待发射架展开才能进入战斗状态。结合薄弱的铝合金装甲,C13 TUA 绝对不适合在一线冲锋陷阵,在移动状态下更是能轻易被敌方坦克与空中单位打一个措手不及。尽管 C13 TUA 能把车体藏在掩体后只探出发射架,但在榴弹爱好者面前这招往往并不能奏效——你这车体挺能藏啊,吃我高爆破片灌顶!而过于薄弱的车顶装甲往往无法抵御这样的迎头痛击。往好处想,作为轻型装甲运兵车底盘,C13 的机动性算是可圈可点,高达 70 千米/时的行驶极速让车长们能在开局抢占有利位置,对敌方装甲纵队进行消消乐,在城市巷战环境与野外更是能转进如风,转移到更有利位置伏击敌人!

这就是即将加入意大利陆战 VI 级队列的 C13 TUA 了!作为意大利首款联队载具,玩家只需加入联队并保持活跃即可积累点数进行研发,心急的车长们也可以花费金鹰直接进行一个体验。更多开发日志即将来袭,敬请期待!

注意:载具参数可能会随问题修复与错误更正做出调整,具体性能以最终实装状态为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