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 河北省 网友
- #1
- 勋章
- 9

各位玩家们好,我们很高兴再次为大家带来全新历史主题贴花!如果各位已经解锁上个月感兴趣的所有内容,我们希望九月份新带来的精选贴花同样能吸引大家,成为日常游戏时的小小挑战,让您能有额外的动力体验不同科技树和军种的战斗,顺带丰富自己的贴花收藏!
本期月度贴花联动了史海拾遗环节,为各位飞行员们带来了“巴祖卡查理”驾驶的 L-4 蚱蜢侦察机上的个人标识“火箭萝西”。如果您也是火箭弹爱好者,不妨将这款曾在阿拉库尔战役中立下奇功的独特标识纳入您的贴花收藏中!
以下贴花自北京时间 9 月 8 日 19:00 起开放解锁,10 月 8 日17:00 截止。
所有贴花任务需要使用 III 级及以上载具完成。
新增贴花

“火箭萝西”涂鸦,美国
使用美国空中载具以火箭弹摧毁 30 个地面或水面单位

加拿大皇家空军第 419 飞行中队“再来一份”涂鸦,英国
使用英国空中载具以航弹击败 20 名玩家

“尼斯 II”标语,法国
使用法国地面载具获得 15000 分

第 254 飞行联队徽标,以色列
使用以色列空中载具以导弹击败 20 名玩家

海军协会徽标,日本
使用日本海战舰艇造成 20000 点伤害
贴花介绍 (点击展开)▼
“火箭萝西”
美国陆军查尔斯·卡彭特少校个人徽标。战争爆发前,查尔斯·卡彭特是一位历史老师,报名从军后他转任侦察机飞行员,驾驶派珀飞机公司制造的 L-4“蚱蜢”式联络机执行侦察任务。由于不愿在战场边缘袖手旁观,他申请在机翼支柱上加装多具巴祖卡火箭发射器作为反坦克火力。尽管机身脆弱且火箭射程有限,查尔斯仍然取得了包括 2 辆虎式坦克在内的共 6 辆德军装甲车辆的战果,这一战绩使他迅速成为了美国陆航侦察机部队中的传奇人物。他将座机命名为“火箭萝西”,灵感源自二战时期美国号召女性投身军工产业的海报形象“铆工萝西”。这一略显粗糙的火箭图案及附注文字绘制于驾驶舱下方右侧机身处。
加拿大皇家空军第 419 飞行中队“再来一份”涂鸦
加拿大皇家空军第 419 中队“再来一份”徽标。尽管该徽标具体归属的飞机仍存争议,但可以确认是第 419 中队英国尾炮手兼艺术家本内特·莱·凯尼翁的手笔——其艺术创作还为讲述英军飞行员战俘逃出战俘营的《大逃亡》电影还原当时的逃生计划提供了历史依据。在战俘营中,凯尼翁在红十字包裹的包装纸碎片上为筹划逃脱行动进行了一系列规划,这些碎片成为数十年后影片还原事件情节的宝贵参考。虽然具体细节不详,但该这一标识的创意很可能源于一名澳大利亚机组人员——英国人绘制的澳洲主题徽标、最终出现在加拿大中队的战机上,可谓完美诠释了英联邦精神。图案描绘了一只拟人化袋鼠立于炸弹之上,育儿袋中的幼崽正用双筒望远镜搜寻目标。该徽标绘制于该中队某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驾驶舱右侧下方机身处。
“尼斯 II”标语
法国陆军第 2 胸甲骑兵团“尼斯 II ”车体标语。坦克的绰号取自法国滨海城市尼斯,这同样是二战期间及战后法军为装甲车辆命名的习惯之一。 为车辆命名时通常取自车组成员的家乡、部队组建地或部署区域。后缀的罗马数字“II”表明该车为初代“尼斯”号坦克的继任者——原车要么已经战损,要么已经除役。“尼斯 II ”见于法军 1950 年代装备的 M4A1 谢尔曼坦克 (注册号 802594),该条标语写在炮塔下方的车体侧面位置。
第 254 飞行联队徽标
以色列空军第 254“中地”飞行联队徽标。该中队组建于 1980 年,最初装备幼狮 C.1 型战机,后换装 C.2 型与幻影 III CJ 型,曾在 1982 年黎巴嫩战争期间执行战斗巡逻任务。随着其幼狮 C.2 型机群即将移交美国海军,该中队于 1984 年解散。这批战机后加入美海军 VF-43 中队的假想敌训练项目,并改称 F-21A 狮式战机。徽标主体以海岸线为背景呈现飞鸟造型,红色轮廓线可能象征从飞机舷窗向外眺望的视角。联队所属战机并没有全部涂绘这一徽标,通常仅见于垂尾上部。
海军协会徽标
日本海军协会徽标。该协会成立于 1917 年,是独立于海军省的外围组织之一,旨在为海军活动争取民众支持。成立初期,协会主要以向民众征募资金,支持海军造舰计划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职能转向海军征兵以及协助海军军属、为服役人员寄送包裹等辅助角色。这一标识主要出现在会员所持徽章上。
返场贴花

“中央防空学校”徽标,中国
(由玩家 Redmisty 制作)
使用中国陆战载具摧毁 20 架空中载具

第 10 鱼雷艇分队“狼”海军步兵营徽标,意大利
使用意大利地面载具以不低于 60% 活跃度完成 20 场战斗

第 1“斯堪尼亚飞行”大队第 10 联队 (F 10)“幽灵部队”徽标,瑞典
使用瑞典空中载具取得 3 次前三名

第 559 重型坦克歼击营徽标,德国
使用德国坦克歼击车击败 40 名玩家

近卫第 9 战斗机航空团阿梅特汗·苏丹个人标识,苏联
使用苏联空中载具击败 50 名玩家
贴花介绍 (点击展开)▼
“中央防空学校”徽标
中国陆军中央防空学校校徽。该校由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于 1933 年筹办,1934 年 1 月在杭州笕桥机场正式成立,后续经历多次迁移与更名。课程体系由德、英等多国教材翻译而成,装备方面则广泛引进国外防空武器,先后购入德制、捷克制及苏制高射炮等装备。尽管车辆配置相对薄弱,但学校至少列装过一台维克斯火炮牵引车,学校徽标绘制在牵引车防撞保险杠处。
第 10 鱼雷艇分队“狼”海军步兵营徽标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第 10 鱼雷艇分队所属“狼”海军步兵营徽标。虽然在成立之初并非装甲作战单位,该营在 1944 年曾装备数辆 L6/40 轻型坦克,至于作战记录目前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三辆状态欠佳的坦克发现于都灵北部奇列镇,推测其中至少有一辆曾被拆解获取备件,用于修复另一辆坦克。影像资料显示“狼”海军步兵营所属的 L6/40坦克曾出现在都灵南部的维纳里亚部,同一辆坦克后续在阿尔巴地区现身,只不过已经拆掉了 20 毫米机炮。全营唯一堪用的最后一辆坦克最终于 1944 年底遗弃在米兰某铁路站场。这一狼头标识取材自营徽,主要喷涂在坦克炮塔前侧。
第 1“斯堪尼亚飞行”大队第 10 联队 (F 10)“幽灵部队”徽标
瑞典空军第 1 斯堪尼亚飞行大队第 10 联队“幽灵部队”徽标。该徽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42 年,彼时中队换装英制角斗士与 J 20 战斗机。由于中队多在拂晓或深夜执行任务,驻地周围的民众只听到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却看不到战机的身影,因此将第 10 中队戏称为“幽灵部队”(官方无线电呼号仍为 Johan Röd)。该徽标断续使用至联队 2002 年解散,主要见于部队所属的 J 35 龙式与 J 37 雷式战斗机的垂尾位置。最著名的当属通体艳红的第 57 号雷式战机:垂尾大幅幽灵徽标取代传统机徽,左前轮毂处还藏有微型幽灵图案。据记载,该机造访吕勒奥第 21 联队时轮毂被贴上冰球贴纸,返场后第 10 联队的地勤人员用幽灵贴纸覆盖在上面。
第 559 重型坦克歼击营徽标
德国国防军第 559 重型坦克歼击营徽标。该营于 1939 年 8 月 26 日组建,成立时仅装备 37 毫米反坦克炮,历经多次换装改编。1944 年 4 月 10 日,第 559 营被冠以“重型”前缀并接收首批猎豹坦克歼击车,但仍保有部分三号突击炮及后期换装的四号坦克 70 型坦克歼击车。部队持续作战至二战结束,参与过吉尔战役与阿登反击战。徽标采用简练的现代风格造型勾勒出一辆猎豹的正面轮廓,战争末期影像资料显示该徽标位于第 559 营所属的猎豹坦克歼击车右前挡泥板处。
近卫第 9 战斗机航空团阿梅特汗·苏丹个人标识
苏联空军近卫第 9 战斗机航空团王牌飞行员阿梅特汗·苏丹的个人标识。阿梅特汗于 1940 年从航校毕业,身为战斗飞行员与试飞员,他以杰出表现书写了光辉的服役生涯,以 30 次个人击坠与 19 次合作击坠的战绩两度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这位飞行员在战争末期主要驾驶拉-7 战斗机,该徽标则源自 1943 年库班空战期间阿梅特汗的 P-39 飞蛇战斗机座驾。尽管影像资料未能证实座机绘制个人标识的细节,但当时多名目击者证实了黄色锯齿形斑纹蛇形图案的真实性。蛇的意象与“飞蛇”战斗机形成了完美对照。该蛇形标记纵向延伸于其 P-39 战机左侧机身,蛇头位于座舱前方,蛇尾则延伸至发动机排气管末端。
月度史实贴花可通过自定义菜单底部的“月度贴花”分类内查看。一个月后,这些贴花将被转移至对应的分类目录中。
若要追踪贴花任务进度,请前往个人档案 → 贴花 → 月度贴花 界面。在此页面点击任意贴花的“追踪进度”按钮,即可在基地界面实时查看进度。
所有贴花的描述文本均附有详细说明,涵盖标识的历史渊源、图案设计特征、曾列装的载具型号,以及对应标识在载具上常见涂绘位置的考据信息 (部分源自部队徽章设计的贴花除外,此类贴花可能未必实际应用于载具涂装)。这样一来如果您希望在游戏中还原历史涂装,就可以相当便利地以此为依据装点您的爱车。
感谢您的阅读,祝各位指挥官们游戏愉快。如有希望出现在游戏内的贴花建议也欢迎持续向我们提交 ,期待下个月与您再次相会!